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奇闻异事真假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奇闻异事真假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“西方之眼”马可波罗为何被质疑来过中国?
700年前,马可·波罗踏上了去东方探险的旅途,他的脚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。他写的游记《东方见闻录》改变了西方对于东方的认识,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妇孺皆知的风云人物;然而也遭到了后世人们的怀疑和讽刺。这位跨越大陆的伟大探险家是否真的到过中国?对于这个问题,后世的学者们给出了扑朔迷离的答案。
有人认为,马可·波罗在《游记》中谈到的中国之行,根本就是他随意编造的谎言,他本人不可能到过中国,《游记》中所记载的故事不过是传教士和商人为了自身利益而编造的,是对其他阿拉伯的著作经过一番精心的加工而来。在中国的历史资料记载上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马可·波罗确实在中国旅居过,只不过是他书里所发生的一些故事恰巧暗合当时的一些历史事件。这些学者们更从另外一个方面对马可·波罗到过中国的传说予以了否认。他们认为,假设他来过中国,那么为什么在他所编写的《方见闻录》中没提到茶叶、女人的缠足、印刷书籍以及长城等这些在中国尽人皆知的事物呢?为什么没提及汉字和中国的食物呢?为什么浩如烟海的中国文献中找寻不到一丁点马可·波罗的踪影?
除此之外,这些反对者们还从他所编写的《游记》中找出了诸多疑点:在记录成吉思汗死亡以及其子孙世系的关系上出现了偏颇,攻陷襄阳城的描述也有可疑之处,书中所记载的马可·波罗在扬州做官三年更没有证据加以佐证。
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,马可·波罗应当是到过中国的,几乎中国所有的元史和蒙古史研究者都认为马可·波罗到过中国,而根据传说,他到中国时恰好处于元朝的强盛时期,因此,这些书籍中所记载的事实可信度是比较高的。著名教授杨志玖先生也赞同这种说法,他在《永乐大典·站赤》里发现了一篇十分重要的元代公文,公文里记载了波斯使臣的名字和返回时间,再与《游记》中马可波罗所记录的返回时间进行对比,两者体现出了惊人的一致。
虽然公文里面所提到的波斯使者的名字并不一定就是马可波罗,但也很有可能是由于当时马可·波罗在元朝的职位不太高,他的名字也没有引起记载者过多的重视。
杨志玖教授还提到,《游记》中没有提起与中国人民息息相关的筷子、茶叶、长城等可能是因为几个方面的原因:
第一,由于他没受过高等教育,著书环境是监狱,又非他本人亲笔,所以记录者将他的口述不可能面面俱到。
第二,之所以在他的《游记》中没有提到茶,很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蒙古人和色目人经常喝马奶、葡萄酒和果子露而不喝茶。
第三,马可·波罗本人并不认识汉字,也很少接触汉族人,所以文中没有提到汉字也是情有可原的。
但是,即便《游记》是马可·波罗口述而由他人代笔所著,按照正常人的思维,如果他真在中国待了好几年,在书中没有出现一丁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字眼,也是值得怀疑的。马可波罗究竟有没有来过中国,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探寻。
天下霸唱为什么这么厉害,二十几岁就写了那么多的作品?
天下霸唱是个很厉害,很有才华的作家,但他作品中很多桥段并不是原创。
就拿《鬼吹灯》来说,里面很多经典桥段,是源自民间传说、莲蓬鬼话和手抄本。
白纸人、鼠友、鬼请客、殉葬的童男童女、一百张美女皮……皆是。天下霸唱很巧妙地把这些故事移花接木,改头换面,让它们为自己所用。
比如《黄皮子坟》中老羊皮下葬的剧情,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外婆说过。
说有个老人临死前,嘱咐儿子:“我死后,一定不要给我穿衣服,要把我赤身裸体地埋在屋内。而且不能横着埋,要头上脚下竖着埋。”
儿子不懂,忙问为什么。
老人说:“我屋内这块地,是龙脉,把我葬在那里,死后可以成龙。就能保佑你当皇帝,坐江山。”
老人死后,儿子半信半疑地把老人下葬。只是儿媳觉得赤身裸体下葬太不雅观,就给老人穿了一条裤衩。
头七时,埋葬老人的屋子突然开始晃动。
儿子大惊,以为老人要成龙升天了,忙把坟土刨开。
刨开后一看,只见老人上半身变成了龙,下半身却因为被裤衩束缚,依然是人形。
就在儿子想帮老人,脱掉裤衩时,一道天雷打了下来,把半龙的老人轰成了灰烬。
《黄皮子坟》中,老羊皮想用邪术,化龙成仙,很明显就是改自这个民间故事。
《贼猫》群鼠偷子的桥段,可能是来自一部老电视剧《擎天柱》。(1992年阎建钢执导的电视剧)
那部电视剧太老,内容记不清楚,但有个桥段,却是我小时候的阴影,一直刻在我的脑子里,挥之不去。
有个老人,在昏黄的烛光中讲故事。
说包拯审了狸猫换太子案后,皇帝并没有怪刘妃,反而怪起了猫。
皇帝觉得,如果没有了猫,当初刘妃不就换不成了吗?
所以,皇帝就下令把所有的猫都给杀了。
结果猫一死,老鼠少了克星,就猖獗了起来。
粮食很快就被偷光了,于是老鼠开始偷小孩吃……
《迷踪之国》的桥段,很多来自另一部小说——《古城护宝传奇》。
比如慈禧的二十四桥明月珠的桥段,就是出自《古城护宝传奇》。(可能有更早的版本,也可能是民间故事,被收入到书中。)
说慈禧的凤冠上,镶有二十四颗夜明珠,都是一般大小,颗颗浑圆,到了夜里,能把乾清宫照的亮如白昼。这些夜明珠被人称呼为二十四桥明月珠。
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,慈禧一面逃出北京,一面安排使臣议和。
但是八国联军态度强硬,不愿意议和。就在使臣为难时,其中一国将领表示,自己可以帮忙说和。但他需要好处,他非常喜欢慈禧头上的明珠,如果肯送自己一颗,自己会促成议和。
慈禧不敢得罪洋大人,就拆下一颗夜明珠,命一宫女拿着,火速送往京城。
宫女不忍国宝落入敌寇手中,就带着明珠半路逃脱,躲入民间,从此下落不明。
慈禧对此事极为愤怒,命人大肆搜捕,结果始终没找到宫女的下落。
解放后,四九城有一对好心的夫妻,经常照顾一位孤寡老太。这老太太身边别无一物,只有个枕头形影不离,当成宝贝一样。
老太太临死前,感谢夫妻多年的照顾,就把枕头传给了夫妻。送完枕头后,老太太就去世了。
那枕头又破又旧,丈夫本想扔了,但妻子于心不忍,觉得这是老太的念想。妻子就想把枕头拆洗一番,好好保存。
拆开枕头时,一枚夜明珠从荞麦皮中滚了出来……
后来,这对夫妻,把夜明珠捐献给故宫博物院。经专家鉴定,这珠子就是二十四桥明月珠。那个老太太,就是保护国宝的宫女。
《古城护宝传奇》是一部宝藏小说,里面记述了很多关于国宝的民间故事。
小结
《鬼吹灯》刚火爆全网时,天下霸唱接受起点的访谈时说:
“自己和女朋友酷爱在天涯莲蓬鬼话中,看灵异恐怖故事。
那时在网络连载故事没有收入,创作都是作者的爱好。因为没有收入,所以很多精彩的故事,最后都太监了。
没故事看的女朋友威胁我,让我想办法,逼那些作者把故事结尾。
我无法逼迫那些作者,只好逼自己写一部小说出来,哄女朋友”
这段访谈,证明了天下霸唱在创作前,阅读了大量的恐怖灵异故事。
另外,天下霸唱是天津人。
天津是曲艺之乡,有大量的评书、传奇故事在坊间流传。他应该接触过不少。
海量的阅读,加上从小的耳濡目染,所以天下霸唱才能创作出那么多精彩的作品。
注:一直有传言——《鬼吹灯》作者另有其人。
这个观点,我不是很赞同。
因为没人能拿出真凭实据。
至于说,前后风格变化太大,《鬼吹灯》第二部没有第一部精彩云云。
这些都只是推测,无法作为证据。
毕竟,改变写作风格,在作家中是常有的事。
而且,任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作品,每一部都精彩好看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奇闻异事真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奇闻异事真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